摘要: 王建墓坐落于成都市中区繁华大街抚琴东路,墓室现已发掘开放,伴有12位英武雄壮的扶棺力士雕像,棺床侧面刻有24幅乐伎像,手持各种民族的乐器,是研究隋唐五代音乐史的珍贵文物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宝光寺,公元881年改名为“宝光寺”,是历史悠久、规模宏大、结构完整、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,占地面积120多亩,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,位于成都市新都区,始建于东汉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古交遗址位于古交市大川河、原平河和屯兰河与汾河的交汇地带,由王家沟、后梁、古钢(古交钢厂)、长峪沟、凤凰崖等旧石器时代遗址组成。先后采到石制品700余件,原料有角页岩、砂岩等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觉山寺塔,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处。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,建在古马道旁。现存庙宇为清代重修。塔位于寺院西部,建于辽大安六年,十三层,高43.54米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方山永固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中国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。冯氏两度专政,是北燕冯弘孙女,虔信佛教。在山西大同北西寺儿梁山(古名方山)南部。始建于孝文帝太和五年。十四年入葬,称永固陵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青州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,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两处(云门山风景区、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),国家一级博物馆一处(青州博物馆)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妙乐寺塔,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,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城西7.5公里处,建于后周显德二年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、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为完整的五代大型砖塔,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韩愈墓地,位于河南省孟县城西6公里韩庄。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。墓前院内有古柏两株,相传为唐代栽植,有清乾隆年间孟县知县仇汝瑚碑记:“唐柏双奇”。 2006年05月25日,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《非正式会谈第八季》是由哔哩哔哩推出的一档跨文化交流脱口秀节目,于2023年11月9日每周四12:00在哔哩哔哩播出,11月11日起每周六21:20在湖北卫视播出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晋祠,全称“晋祠博物馆”,位于山西太原,创建于宋代,馆长是郭保平,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。有董寿平美术馆、傅山纪念馆等展览,有彩塑壁画、青铜器等多类别馆藏。2001年被评定为第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娄烦古城遗址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新城东沟村,为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娄烦国南下后建都,被赵武灵王攻破后的都城遗存。时代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前306年。2013年5月,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河南省博爱县许良乡丹河口东岸。又名石佛滩摩崖造像。现存佛龛54个、大小造像86尊,多为一佛二弟子。大者高80余厘米,小者约15厘米,大多盘坐于莲花座上。另镶有三块记事石碣,字迹不清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位于沁阳县西北的太行山脉北侧的悬谷山峭壁上。现存三窟六龛,分别雕刻菩萨、佛僧、道士、天王像、金刚经文,其中一窟的四壁雕刻造像1251尊,每个都有姓名,雕刻时代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嘉应观,又称黄河龙王庙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3公里处,是清朝雍正皇帝为治理黄河水患、御祭龙王、封赏治河功臣而建造的行宫、庙观,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,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,是目前中国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。位于河南省叶县东大街。主体建筑有大堂、二堂、三堂、狱房、厨院、知县宅、大仙祠、虚受堂、思补斋等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文庙大门外泮池之南有琉璃照壁,又名奎壁,建于明万历十三年。挑山式壁顶,上为琉璃瓦,是中原创建最早的文庙之一。1963年被归类为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,2013年5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汉魏许都故城俗称张潘古城,位于许昌县,系周时许都故城许昌治所。分为内外两城,上层为汉魏文化层,中层为西周和战国时期文化层,下层为二里岗文化层,内涵丰富。2013年,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邓窑遗址位于内乡县乍曲乡白杨村大窑店,距内乡县城25公里,又名大窑店,为宋代北方汝窑系瓷窑,创烧于唐,盛烧于宋,至金元时期仍在烧造。1975年8月被发现。2013年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阅读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