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植物百科   

梣,是木犀科白蜡属落叶乔木植物的通称。该树约有70种,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,中国约有20余种。其木材坚韧,耐水湿,可用于制作家具等,树皮称“秦皮”,中医用作清热药,可作固沙树种。

目录

物种起源编辑本段

梣
“白蜡树”这个名字的由来,与它在历史上重要的用途有关。木樨科的一些植物,如白蜡树、女贞(Ligustrum lucidum)等,可以放养白蜡虫(Ericerus pela,一种蚧壳虫,又称“白蜡蚧”)。通常对于农业林业生产来说,蚧壳虫是危害寄主植物的害虫,但是白蜡虫却有独特的作用,它的分泌物(主要来自雄虫)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“白蜡”(英文称为“中国蜡”Chinese wax)。白蜡在工业方面用途较广,可用作各种家具和用具的抛光剂、纸张的上光剂、纺织品的着光剂、精密机械的润滑剂,以及化妆品等的原料。

当然,白蜡最初的用途是照明,即制造蜡烛。从古代到近代,蜡烛一直是人们夜晚照明用的工具,其来源有“黄蜡”和“白蜡”之分,黄蜡取自蜂巢内的蜂蜡,白蜡则取自白蜡虫。西晋时发生过著名和石崇与王恺斗富事件,据《世说新语》记载:“王君夫以饴糒[bèi]澳釜,石季伦用蜡烛作炊”,是指王凯家里用糖水刷锅,石崇家则把蜡烛当柴烧。在那个年代,蜡烛是极其名贵的物品,石崇以此来显示自己是土豪。

在晋代用来做蜡烛的更可能是黄蜡,而白蜡树的广泛栽培和白蜡的生产,则要到唐宋时期才发展出成熟的技术。到了明清时期,在全国范围内都开始栽培白蜡树,尤其是西南地区,有大规模的白蜡树种植和白蜡虫养殖,不过其成本仍然比较高,所以只有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才用得起,蜡烛始终进不了平民百姓的家庭。

直到二十世纪石油工业兴起,炼制石油的副产品——石蜡——变成了制造蜡烛的廉价原料,蜡烛才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。还记得小时候,中国的电力供应不太稳定,常常发生停电,无论是在家里,还是在学校上课,都会备一些蜡烛,以应不时之需。

近十年来,随着供电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已经罕有停电事件了,而且应急照明工具也变成了充电设备,很少有用到蜡烛的情况了。蜡烛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甚至去年有新闻说,某个小学班级上95%的学生(零零后的小朋友)已经不认识白蜡烛和火柴了。

形态特征编辑本段

落叶乔木,高10-12米;树皮灰褐色,纵裂。芽阔卵形或圆锥形,被棕色柔毛或腺毛。小枝黄褐色,粗糙,无毛或疏被长柔毛,旋即秃净,皮孔小,不明显。

羽状复叶长15-25厘米;叶柄长4-6厘米,基部不增厚;叶轴挺直,上面具浅沟,初时疏被柔毛,旋即秃净;小叶5-7枚,硬纸质,卵形、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3-10厘米,宽2-4厘米,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等大或稍大,先端锐尖至渐尖,基部钝圆或楔形,叶缘具整齐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无毛或有时沿中脉两侧被白色长柔毛,中脉在上面平坦,侧脉8-10对,下面凸起,细脉在两面凸起,明显网结;小叶柄长3-5毫米。

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枝梢,长8-10厘米;花序梗长2-4厘米,无毛或被细柔毛,光滑,无皮孔;花雌雄异株;雄花密集,花萼小,钟状,长约1毫米,无花冠,花药与花丝近等长;雌花疏离,花萼大,桶状,长2-3毫米,4浅裂,花柱细长,柱头2裂。

翅果匙形,长3-4厘米,宽4-6毫米,上中部最宽,先端锐尖,常呈犁头状,基部渐狭,翅平展,下延至坚果中部,坚果圆柱形,长约1.5厘米;宿存萼紧贴于坚果基部,常在一侧开口深裂。花期4-5月,果期7-9月。

生长环境编辑本段

白蜡树属于阳性树种,喜光,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,在酸性土、中性土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,耐轻度盐碱,喜湿润、肥沃和砂质和砂壤质土壤。生于海拔800-1600米山地杂木林中。

分布范围编辑本段

产于中国南北各省区。多为栽培。越南、朝鲜也有分布。白蜡树最迟于18世纪末期已引入印度、日本以及欧洲和美国。

繁殖栽培编辑本段

栽培方法

种实采集:白蜡树4-5月开花,9-10月成熟。选择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,在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,种仁发硬时采摘。种子成熟后不落,可剪下果枝,晒干去翅,去除杂物,将种实装入容器内,放在经过消毒的低温、干燥、通风的室内进行贮藏。

种实处理:白蜡种子休眠期长,春季播种必须先行催芽,催芽处理的方法有低温层积催芽和快速高温催芽。

播种育苗:春播宜早,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。开沟条播,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-4千克,深度为4厘米,深度均匀,随开沟,随播种,随覆土,覆土厚度2-3厘米。为使土种密接,覆土后镇压。

扦插育苗:春季3月下旬至 月上旬进行,扦插前细致整地,施足基肥,使土壤疏松,水分充足。从生长迅速、无病虫害的健壮幼龄母树上选取1年生萌芽枝条,一般枝条粗度为1厘米以上,长度15-20厘米,上切口平剪,下切口为马耳形。每穴插2-3根,使插条分散开,行距40厘米,株距20厘米,春插宜深埋,扎实,少露头,每667平方米插4000株。

抚育管理:

⒈灌溉:种子发芽期,床面要保持湿润,灌溉应少量多次;幼苗出齐后,子叶完全展开,进入旺盛生长期,灌溉量要多,次数要少,每2-3天灌溉1次,每次要浇透浇足。宜在早晚灌溉。秋季多雨时及时排水。

⒉松土:本着“除早、除小、除了”的原则,在雨后或灌溉后拔除杂草,苗木进入生长盛期松土,初期宜浅,后期稍深,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准。苗木硬化期,为促使苗木木质化,停止松土除草。

⒊追肥:在苗木生长旺盛期施化肥加以补充。幼苗期施氮肥,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、钾肥或几种肥料配合使用,生长后期停施氮肥,多施钾肥,追肥应以速效性肥料为主,少量多次。

栽培技术

栽植

栽植白蜡树春秋两季均可。提倡春季栽植更合适,但春季栽植也需要选择最佳时节。白蜡春季也宜晚栽,以4月中旬为宜,即苗木体液已经流动,且枝条上大部分芽体开始膨大呈小球状时栽植成活率最高。栽植时,先要挖好树穴,树穴大小根据树苗胸径粗度而定,一般树穴直径不能低于树苗胸径的15倍为宜,树穴深度不能低于树穴直径的3/4为宜。树穴过小不利于其根系生长,还容易遭受风害。如果土壤不符合要求,要换客土。先填好底土并踏实,基肥要与回填土充分拌匀,苗木放到树穴内扶正后,检查有无根系外露或不顺畅,调整好后分2次填土,并分层踏实。如果是裸根小苗,填土后还要轻提苗,使根系舒展。在栽植时,需要注意苗木的栽植深度,如果栽植地条件较好,且土壤较湿润,栽植深度可略高于原土痕2-3厘米;如果栽植地土壤干燥且不易浇水,可再埋深8-10厘米。根据树苗的大小,栽植后需要作支撑的还需立即搭设支架,以防风吹及人为摇动。另外,特别强调的是胸径8厘米以上的白蜡树或白蜡全冠树移植时,提倡带土球栽植,这样可大大提高苗木的栽植成活率。

水肥

种植完后,要按要求及时浇好前3水,尤其第1水要浇透浇实,4-5天后再补浇第2水,以后根据情况浇第3水。栽植当年要尽量保持土壤湿润,以利于树苗尽快恢复长势。秋末要浇透防冻水,第2年早春要浇好返青水,4-5月份正值春旱期,加之中国北方地区春季风大少雨且持续时间长,应浇1-2次水。白蜡树属于喜水树种,条件允许的地方,6-7月份再小水浇1-2次更好,以利白蜡树体有充足的水分供应,从而一直保持苗木处于旺长的态势。第3年、第4年照此法管理即可。浇水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。白蜡树耐瘠薄,虽然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,但也要满足苗木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养分。新栽植的苗木除提前施足腐熟发酵的圈肥外,6月中下旬后要对苗木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,有条件的地方秋末结合浇冻水再施1次牛马粪更好。翌年春季,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,秋末增施1次农家肥,以后的管理只需秋末增施农家肥即可。充足的肥力,不仅可以加快苗木的生长速度,而且增强苗木的抗逆能力,尤其是提高苗木抗病虫能力。

修剪

修剪、整形是苗木促成到实现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,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。首先,苗木在栽植前对根系的修剪处理很关键。主要是缩剪破损的根系,使根系伤口平滑以利愈伤组织的形成,同时可防治根系腐烂。另外,苗木栽植前需要进行截干处理,可根据树苗的大小及工程需要灵活掌握,一般定干高度为2.8-4米,萌芽后,可任其生长。初冬修剪时,在主干上选择3-5个分布均匀、长势旺盛的枝条做主枝,将其余分枝点以下的所有侧枝全部疏除,注意剪口要平,并对所留主枝保留40-50厘米长度进行短截。翌年,每个主枝上可保留2-3个侧枝,将其余侧枝全部疏除,所留侧枝长势一定要强壮。这样既保证树冠丰满,又保证通风透光,减少干枯枝的出现及病虫害的发生。树干基本骨架形成后,以后每年只需对过密枝、干枯枝、病虫枝、下垂枝进行疏除即可。

病虫防治

虫害

白蜡树易受白蜡吉丁虫、蚜虫、天牛等危害。早春白蜡树芽萌动前喷石硫合剂,每10天喷1次,连续喷两次,以杀死越冬病菌。发病期用50%多菌灵800-1000倍液或70%甲基硫菌灵800-1000倍液与任意1种杀虫剂(如20%甲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5%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)混配,进行树干涂药,防治白蜡树流胶病。

病害

褐斑病

发病症状:褐斑病主要为害白蜡树的叶片,引起早期落叶,影响树木当年生长量。

发病规律:褐斑病的病菌寄生于叶片正面,散生多角形或近圆形褐斑,斑中央呈灰褐色,直径1-2米米,大病斑达5-8米米。斑正面布满褐色霉点,即病菌的子实体。

防治方法:播种苗应及时间苗,前期加强肥水管理,增强苗木抗病能力。注意营养平衡,不可偏施氮肥。秋季清扫留在苗床地面上的病落叶,集中处理,就地深埋或远距离烧毁,减少越冬菌源。6-7月份,喷施1∶2∶200倍波尔多液或65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-3次,防病效果良好。

煤污病

发病症状:煤污病主要是由白蜡蚜虫、介壳虫、粉虱等害虫引起,除为害叶片外,对白蜡枝条亦有危害,阻塞叶片气孔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,除引起白蜡早期落叶外,重点是影响苗木的年生长量。

发病规律:煤污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叶、病斑上越冬。因为蚜虫和介壳虫排泄的黏液会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营养,所以一般在这两种害虫发生后,煤污病就会大量发生。春、秋季是煤污病的盛发期。

防治方法:通过间苗,修枝等措施,使树木通风透光,增强树势,提高树木的抗逆性。及时防治蚜虫、介壳虫、粉虱等,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等,同时掺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,可以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。介壳虫是一种比较难防治的害虫,一定要抓住若虫活动高峰时用药,可用狂杀蚧800-1000倍液,一般喷1次就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。

主要价值编辑本段

观赏价值

白蜡树其干形通直,树形美观,抗烟尘、二氧化硫和氯气,是工厂、城镇绿化美化的好树种。

环保

白蜡树其枝叶繁茂,根系发达,植株萌发力强,速生耐湿,性耐瘠薄干旱,在轻度盐碱地也能生长,是防风固沙和护堤护路的优良树种。

经济价值

白蜡树木材坚韧,供编制各种用具,也可用来制作家具、农具、车辆、胶合板等;枝条可编筐。

药用价值

树皮也作药用,有生肌止血、定痛续筋等功效。

附件列表


10

免责声明: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、编辑和维护,内容仅供参考
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金心吊兰    下一篇 黑麦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